绵阳师范学院 孙玉希 宋若静 罗娅君 王群
绵阳师范学院孙玉希教学团队在课程教学方面不断改革创新,形成了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教学模式,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,在高校教育中愈发重要。孙玉希团队以化学类核心理论课程为切入点,深入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。他们从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、学习理论和思政教育四个维度,精准剖析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,明确其在情感价值、学科德育、社会规范以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特性,为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理论基础。
在教学实践中,团队围绕课程思政精心设计教学体系。一方面,确立清晰的思政目标,以系列政策文件为指引,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教学内容。从课程各章节知识点出发,深挖思政点,如在热力学定律讲解中融入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;汇聚思政线,依据情感教学思路,强化学生品德培养;形成思政面与思政体,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、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,构建起全面且立体的思政教学内容架构。另一方面,创新教学模式,秉持 “格物 - 致知 - 明德” 教育理念,采用 “CEPRAE” 六步教学法,打造传统课堂、对分课堂和翻转课堂等多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,让思政教育在知识传授中潜移默化地展开。
经过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创新,课程取得了多方面显著成效。在教学观念与理论方法上,团队紧跟信息化时代步伐,形成 “格物 - 致知 - 明德” 教学理论,实现教学观念的更新转变。教学内容与资源建设成果突出,融合多学科知识,挖掘思政元素,出版教材并建设丰富在线课程资源。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课程考核改革,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。学生发展成效显著,课程深受好评,助力学生成长,激发学习兴趣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。此外,课程教学经验与资源在对外交流中获得社会广泛认可,教学改革成果在研讨会上分享,吸引众多高校师生的关注。
此教学团队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,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参考。未来,期待更多高校借鉴其经验,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,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,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中国教育快报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0 www.eduyt.cn All Rights Reserved.